一、中考写景满分作文春天600
春天来了,春天来了!大地上的万物在绵绵春雨中苏醒了。
春天来到了公园里。小草探出了头,嫩嫩的,绿绿的,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绿色的地毯。柳树发芽了,在春风中甩着绿色的长辫子。桃花开了,有大红的,有粉红色的,像一张张秀丽的笑脸。迎春花也开了,黄黄的花朵点缀色着绿色的枝叶。秀丽的郁金香有的全开了,像一个个酒杯,有的还是花骨朵,正含苞待放呢!
看着这样秀丽的春天,动物们又怎会不心动呢?白鹭在缕缕春光中欢快地展动着翅膀,莺在枝头随意地歌唱,麻雀们唧唧喳喳,成群结对地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。蜜蜂们在朵朵鲜花中穿梭,蝴蝶在春风中飞舞……当然,也有少数家伙高唱着:“我们是害虫,我们是害虫……”在四处窜来窜去,嚷嚷着要干坏事。然而这些家伙们又能怎样呢?如果他们敢破坏这秀丽的春光,万物难道会放过他们?
一片叶子上几乎都有一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。如同一条长瀑布,春天写在树的嫩芽上。湖旁的垂柳枝上已长出了许多嫩柳。上面的绿叶绿得发亮。充溢了活力,仿佛在显示自己的力量,为幽雅的春天增添了一份新绿。香樟也抽出了绿芽,有的甚至长出了绿叶,多么繁茂兴盛呀!那是怎样的绿,碧绿碧绿的绿得鲜活、绿得可爱、绿得充满生机!然而,仅凭几许优美词句是远远不能概括出它所有内涵的。
春天是个美妙的季节,它赶走了冬天的严寒和风雨,带来了秀丽的景色与明媚的阳光。
二、《考试之后》借景抒情作文
大家有的兴高采烈,笑得合不拢嘴巴;有的愁眉苦脸,想着怎样应付家长;还有个别同学“逢考必挂,稳坐倒一”,②反倒一副轻松无所谓的样子东走西窜,好像超然于世外。
我们那一组讨论得最激烈。小A同学手舞足蹈地说:“哈哈,这次考试我最后两道题全对!”“说不定你前面的题目(有做)错呢?”③小B先向小A泼了一盆冷水,而后说:“我是没戏了,连根号3都写成根号5了,没救了,哎!”这时小C冲了过来,气喘吁吁地问道:“选择题最后那题选啥?”“选D。”我说。“还好,还好,这道题如果错了,我连70分都上不了!”④说完他还按几下胸口。仿佛害怕那曾经惴惴不安的心会跳出来似的。
“这题你错了。”“是你错了!”⑤有两个同学正争得不可开交。“吵何吵?让我看一看。”
“考神”边说边看了一下考卷,很快地说道: “这题答案是2012。”⑥他俨然是在宣布2012年世纪末日到来似的,“啊?――”两个争吵的同学惊吓得一下子叫了出来。
最精妙的要数老师进班的那一刻了。正当同学们闹得班级鸡犬不宁时,班主任“驾到”了。⑦他故作威严地环视四周,大声问道:“何人敢在此喧哗?――”众人先是哈哈大笑,接着全班就鸦雀无声,静听老师的“训示”了。
⑧最后,大家背起书包回家了,一路上,大家仍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,有人大骂有人笑,真是姿态万千
三、永远的蝴蝶阅读题
1.(1)交代“雨”是不幸和灾难(惨遭车祸)的缘因;(2)“雨”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;(3)渲染了场景气氛,形成一种笼罩全文的阴冷气氛。(此题意在考查对作品开头技巧的欣赏。小说悲剧因雨而生,开篇写雨,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。樱子遭遇不幸后,又写“更大的雨溅在我的眼镜上,溅到生活里”,成为作者“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”。显然,贯穿全文的“雨”已成为小说主人翁泪水和痛苦的象征,并营造了笼罩全文的阴冷气氛。)
2、(1)使樱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;(2)表达了“我”对子樱永不磨灭的爱;(3)照应前文。(此题意在考查对作品构思的把握。樱子“穿着白色的风衣,撑着伞”过马路的形象,伴着“我”的痛苦和思念已深深地刻在了“我”的心中。小说着力于描写樱子形象的同时,又对“我”强烈悲痛的心理进行刻划。这样既可突出樱子的形象,又体现了“我”对樱子的相思难忘和深深的爱恋。小说最后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,既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,又照应了前文,可谓匠心独运。)
3、(1)显示“我”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;(2)使作品形成匀称而完整的结构。(此题考查对作品布局谋篇的鉴赏。作者善于在不同时刻里反复运用一个固定场景,来反映小说中“我”的情感变化。文中三次写到“站在骑楼下”,但每一次“我”的情感思绪都不一样。这样写既使“我”的情感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,又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为匀称完整。)
4、何故呢?只带一把小伞?(此题考查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。结合上下文来分析,就可以找到答案。)
5、通过写景来抒情,以突出人物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。(此题考查领悟文中细节描写的影响。两个细节内容上基本一致,不同的是,前一个细节无情感色彩,是后一细节的衬托。同样是写“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”,但后一个“雨点”更是“溅到我的生活里来”。看似写景,实是写情,写出“我”内心的痛苦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