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天我回家晚了的优秀作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。 带有哲理性的作文。 这天我回家晚了作文600字初中

这天我回家晚了。带有哲理性的作文。

我现在还记得那一天的情形,那是我最晚回家的一次.我记得那个时候我读三年级,懵懂无知,似乎只要玩的开心,何事务都可以抛到脑后.现在回想起来,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傻.事务其实是这个样子的.

一天下午,轮到我值日,等我和同学打扫完教室后,以经快六点了.忽然,小婷对我说:“小静,反正今天作业一点点而已,你就去我家玩玩吧!反正我自已一个人在家里也非常无聊.”“呃,你家远不远啊?”我问.小婷回答:“不远啊,你不是有骑自行车吗?骑自行车五六分钟就到了!”“那好吧,不过我只能玩一会儿,否则我的爸爸妈妈会担心我的.”“好.”接着我就跟小婷玩太过瘾了,等我想起要回家时已经快七点了,天已经黑了,后来小婷借给了我一把手电筒,我才顺利地回了家.快到家时,我看见爸爸妈妈正在家门囗一直找我,一直喊我的名字.过了一会儿,妈妈发现了我,妈妈紧紧地抱住我,说道:“小静,你去哪了,妈妈一直找你找不到,吓死我和你爸了!”我抬起头,发现妈妈的脸上显出异常的喜极而泣的表情,于是便把事务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妈妈,爸爸妈妈便赶紧把我带进去吃饭了.

饭桌上异常的冷,好像所有的菜都挂上了冰碴“去哪了?干何去了?”爸爸把破了饭桌上的冷清.我忐忑的把事务的经过说了一遍.随便吃了几口饭就出去看电视了我正看着电视,妈妈过来了,看我好像把刚才的事全忘了,妈妈看了我一眼就走了,我以为没事了.谁知道,妈妈拿了一个鸡毛掸子生气地说:“过来,乖乖让我打两下啥事没有,否则……”我躲的.

“我打你这一回,你就记住了,不打你,你记不住”妈妈说着把我拽过来了.拿着鸡毛掸子打了我几下.打完之后,妈妈生气地说:“你改不改”我忐忑不安的说:“妈妈,我一定改”说完妈妈就看哭了,爸爸让我给妈妈道歉,看见妈妈哭我也哭了起来,边哭边说:“妈妈我错了,”站了一会,妈妈脸上还带着眼泪说:“赶紧写作业去吧”到了屋里,我听见妈妈还在哭.

那个时候,我在房间里,听着妈妈的哭声,暗自给自己下了一个决心,以后我完全不会再晚回家了,有何事务也一定要跟爸爸妈妈先打声招呼,,我完全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为我的任性而伤心担心了.

爸爸妈妈,对不起,让你们担心了,我以后再也不会了!

以清明节为题哲理性初一350字作文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又一个清明。

?0?2?0?2?0?2?0?2为祖先酹一壶清酒,向前贤献一束小花,在心中留一份感恩……这一个寄托哀思、流露真情滑巧的日子。与亲友携游踏青,眺望高飞天际的纸鸢,为亲手植下的小树掬一抔甘泉……这一个拥抱天然、沐浴心灵的日子。

?0?2?0?2?0?2?0?2在这里,涌动的是人间共通的情感,是古今不绝的思念,是融入中国人血脉、薪火相传的文化信仰。

?0?2?0?2?0?2?0?2很多人在孩时,是由介子推的故事知晓了清明节的由来——这个曾经割肉救主的忠志之士,在高官厚禄即将加身时,悄然与母亲隐居绵山,哪怕君王以山火相逼,他宁愿被烧死也不愿现身。懊悔不已的君王追思介子推,将这一天定为“寒食节”,任何人不许动火;感念他留下的遗诗对“清明”二字的谆谆叮嘱——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……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——遂将这一天定名为“清明节”。

记得小时候,每逢清明节必和老师同学一起到烈士源没陵园扫墓,老师当时的话还萦绕耳边:“铭记历史,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”。

?0?2?0?2?0?2?0?2时光流转,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故事仍是许多人心中的记惦,然而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和节奏,让很多人已经无法在清明节到烈士陵园祭扫,于是网络祭拜成为应运而生的新选择。网上祭拜让大众的思念穿越时空阻隔,轻点鼠标,先人、先烈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,我们可以亲手为他们点上一支烛,献上一束花,留下一段话,寄托怀念和追思。

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,一点点的翻阅着历史,一点点的点击着我们沉痛的情感。闭目,沉想,那烈士,如树一般四季常青,他们不屈服,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,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灵魂。他们的可贵质量呀,如树一般,无论经历几许严寒酷暑,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。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韧的意志,他们是伟大的,崇敬的,他们是真正的英雄。——石家庄实验中学906班李嘉星

?0?2?0?2?0?2?0?2每当走进烈士陵园中,看到一个个烈士的墓碑,心中的悲伤和敬畏便油然而生。有人说:雹让纳“告别了过去,才能创造未来。”告别不是代表让我们忘记,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记住历史,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。80后和90后,我们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不懂事,其实更想用自己的行动来报效祖国

其实,人的生活很脆弱,当活着的时候,也许会埋怨生活的种种不公,然而当死亡近身时,也许才会感到生活的可贵,全球的美妙。不管是好是坏,由于这就是生活赋予我们的。生活就像一道道风景线,走过的就永远过去了,该逝去的终归逝去。我们只能把握现在和将来,更好的热爱我们的祖国,感恩社会,也许你才能真正象革命先烈一样体现生活的价格

“清明”就是这样一个令人难以割舍的文化符号。它不是涂在表面做给别人看的,而是溶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。每年的清明节,这样的文化意识都会被再一次洗礼和铭记。我想,中国的现代化社会,应该一个保有中华传统家庭亲情、和睦和谐的社会。这种重亲情、重情义的文化生活力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强韧。这是我们应当格外珍视的宝贵的文化基因。

版权声明

您可能感兴趣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