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的成语有哪些?探索常用的三个字成语

3的成语有哪些?探索常用的三个字成语

在中文成语的宝库中,三个字的成语以其简洁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。这类成语不仅富有表达力,还能方便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。这篇文章小编将围绕“3的成语有哪些”这一关键词,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三个字成语及其出处和释义,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和应用这些成语。

1. 阿堵物
出处:出自《世说新语》。
释义:这个成语常常用以代指钱,且带有贬义。它的来源是王夷甫与妻子的一段对话,反映了大众对金钱的态度。

2. 闭门羹
出处:来源于唐代冯贽的《云仙杂记》。
释义:用来形容主人拒绝客人的行为,即让客人“吃闭门羹”。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场景。

3. 半瓶醋
出处:见于元代杂剧《司马相如题桥记》。
释义:指在某方面有所了解却并不全面的人,喜欢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浅薄智慧。它也隐含着一种对于浅薄者的讥讽。

4. 长舌妇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。
释义:用来形容那些爱说闲话、搬弄是非的人。长舌妇是一种贬义,表示说话不负职责。

5. 丑八怪
出处:源于“扬州八怪”,这群画家因其特殊风格被批评。
释义:形容外貌丑陋的人,带有明显的贬义,有时也用于形容行为举止不当的人。

6. 打擂台
出处:出自元代高文秀的《黑旋风》。
释义:这一成语比喻应战,表示双方力量的较量。它不仅可用于物理对抗,亦可引申为智力或道德的对抗。

7. 单相思
出处:明代高濂的《玉簪记·村郎闹会》。
释义:指在男女之间只有一方存在爱慕之情,常常引起情感的苦恼与煎熬。

8. 东方骑
出处:唐代褚亮的诗作。
释义:用来形容女子心仪的如意郎君,也泛指有身份或地位的人。

9. 蠹书虫
出处:唐代韩愈的杂诗。
释义:原指蛀书的虫子,现多用来比喻只会死读书、不懂实际应用的人。

10. 鸟兽散
出处:东汉班固的《汉书》。
释义:形容众人像鸟兽一般逃散的情景,常用于形容敌人在战斗中的溃逃。

11. 耳边风
出处:唐代杜荀鹤的诗作。
释义:比喻不放在心上的话,形容听了却不在意,常用于指责对方不重视忠告或建议。

12. 风木叹
出处:宋代陆游的诗句。
释义:比喻因父母去世而感到失落和伤感,表现出对母亡父亲虽不至于悲痛,但心中仍有难以言表的苦楚。

13. 附骥尾
出处:汉代王褒的《四子讲德论》。
释义:比喻依附别人而取得成果,通常用作谦词,用以表示借助他人的成功。

14. 刮地皮
出处:《新唐书·程日华传》。
释义:比喻贪官污吏搜刮人民财产的行为,形象地表现出贪婪与残酷。

15. 飘飘然
出处:唐代李复言的《续玄怪录》。
释义:形容因迷恋或骄傲而感到一种轻飘飘的情形,常用来批评那些因得意而失去理智的人。

16. 解人颐
出处:记载于《汉书·匡衡传》。
释义:形容大众开怀大笑的情景,强调开心时的气氛。

17. 落汤鸡
出处:明代天然智叟的小说。
释义:形容一个人全身湿透,常用于比喻身处困境的人。

18. 莫须有
出处:《宋史·岳飞传》。
释义:即事务可能有,后来引申为空穴来风,没有根据的谣言或指控。

19. 忘形交
出处:见于《新唐书·孟郊传》。
释义:表示无视身份和表形的真诚朋友,形容深厚的友谊。

20. 五里雾
出处:《后汉书·张楷传》。
释义:比喻处于迷惑不清的情形,常用于形容某种事务的复杂性。

小编归纳一下
这篇文章围绕“3的成语有哪些”这一主题,为大家介绍了一系列常见的三个字成语及其含义。成语在中文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,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语汇。通过对这些成语的领悟,大家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,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。希望这一系列成语能够丰盛你的语言库,让你在沟通中更具魅力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