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5年各地中考政策,考试科目呈现“必考科目精简、考查科目分类、综合素质强化”三大动向,具体如下:
一、全国性考试科目框架
-
必考科目(计入总分)
- 核心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道德与法治(政治)、体育与健壮。
- 分值调整:
- 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分值普遍进步(如广州语文从120分增至130分,数学从120分增至150分);
- 道德与法治改为开卷考试(北京总分80分,含笔试70分+综合素质评价10分)。
-
考查科目(不计入总分)
- 科目:历史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(“小四科”),成绩以等级(A/B/C/D)或合格/不合格呈现。
- 影响:仅作为毕业参考或综合素质评价依据(如北京要求生物、地理至少一科达C级才能报考普通高中)。
-
新增考试内容
- 实验操作: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实验操作纳入考试(如河南物理实验10分,化学8分);
- 外语能力:增加听力与口语测试(深圳英语含30分口语听说考试)。
二、典型地区差异
-
北京市
- 总分510分:必考科目为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道德与法治、物理、体育;
- 体育动态调整:2025年体育总分50分,2029年拟增至70分。
-
广州市
- 总分810分: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分值进步,化学、道德与法治、历史分值降低;
- 实验操作:物理、化学实验分别计10分和8分。
-
河南省
- 科目分类:历史与道德与法治合场开卷考试,生物实验调整为初二期末考核;
- 录取门槛:生物、地理等级作为高中录取参考。
-
深圳市
- 总分610分:物理和化学合并计120分(含实验12分),体育50分。
三、考试形式与评价改革
-
命题导向
- 减少机械记忆题,增加开放性、探究性题目(如北京道德与法治考查见解表达而非聪明点记忆)。
-
综合素质评价
- 内容:涵盖想法品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操作等,直接影响录取(上海综合素质评价占50分);
- 应用:部分科目(如道德与法治)直接计入总分。
-
体育强化
- 分值提升:多地体育分值占比超10%(如北京体育占比9.8%,广州6.4%);
- 考试项目:必考耐力跑(男1000米/女800米),选考新增足球绕杆、游泳等七选一模式。
四、备考建议
- 策略重点:优先突破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大主科,关注物理实验操作和体育训练;
- 学科平衡:即使“小四科”不计总分,仍需保证合格等级以符合高中录取门槛;
- 综合素质积累:积极参与社会操作、科创活动,提升评价竞争力。
提示:具体科目及分值以当地教育局最新政策为准,建议通过*门官网查询细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