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日月潭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传统节日
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《日月潭》教案(一)
课前透视
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,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,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。文章结构清晰,景美情浓,如诗如画的天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,引导同学美文美读,丰富内心体验,逐步提升人文素养。
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,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。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,并拓展文本,开展“宝岛台湾知几许”的操作活动,进步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。
教学目标
1、会认9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情感地朗读课文,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。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。
3、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
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,体会那里的秀丽,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。
信息资料
生字卡片、中国地图、多媒体课件或图片、音乐磁带、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。
课时布置
2课时。
第一课时
〖切入举偶〗
1、展示交流:
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:这是哪里?
(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,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)
(板书课题)
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?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?
营造气氛,创设情境,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;交流与展示,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。
2、谈话质疑:
师:小朋友们,你们喜欢旅游吗?你去过哪些地方?
(同学畅所欲言)
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,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。
(板书课题)
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。
师: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?
(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:日月潭在哪里?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?那里的风光怎么样?)
学会质疑是进步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。虽然这些“疑问”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,然而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,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,并结合同学的难题进行梳理、筛选和整理,将最有价格的难题出现在同学面前,使他们的思考逐步走向深入,进步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。
〖对话平台〗
一、感知
1、轻声读文,要求: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。
2、同桌互相检查读文,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,再听听进修伙伴是怎么读的。
阅读的经过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觉悟之间互相交流、双向互动的经过。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,既巩固了识字,又进步了朗读水平,培养了语感。
二、识字
1、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,注意读准后鼻音“朦、胧、境”,前鼻音“环、隐”,还要注意“绕”读第四声。
2、组内自主识字交流:
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?是怎么记住的?
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技巧识字,如熟字加偏旁、猜字谜、联系生活经验等。
3、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:
夺红旗──抢摘“丰收果”──竞猜。
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,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影响,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,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,进步识字效率。
三、读议
1、默读课文,考虑:
自身提出的难题哪些能解决了?哪些还有困难?
2、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,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:
第一天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;第二天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;三四天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。
自身提出的难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,利于进步读书效率,享受阅读的乐趣。久而久之,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性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,为同学的终身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四、交流
1、日月潭的位置:
⑴ 指名读第一天然段,练习说话:日月潭在……
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,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。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。
⑵ 联系上下文领会“群山环绕”和“名胜古迹”的意思。
2、日月潭名字的由来:
⑴ 默读第二天然段,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,反复多读几遍。
⑵ 结合朗读,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,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。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:
湖的北边像( ),叫( );湖的南边像( ),叫( )。
⑶ 比较感知,指导朗读:
① 北边像太阳,叫日潭;南边像月亮,叫月潭。
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,叫日潭。南边像弯弯的月亮,叫月潭。
“弯弯的”写出了月潭的形状,太阳虽然不会变,但“圆圆的”可以跟“弯弯的”对应,读起来有审美。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。
读第二天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,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。
⑷ 引导同学用“由于……因此”和“之因此……是由于”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。
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,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。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,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领会,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。
五、背诵
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、二天然段。
(看图背诵──想象背诵──根据板书背诵)
六、练习
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。
七、书写
1、进修书写:
岛 展 环 绕 建 纱
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:“展”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,“建”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。
2、同学练习书写,师生一起评价,交流展示。
第二课时
〖对话平台〗
一、复习
1、认读词语卡片:
猜词卡──以打擂的形式抢读。
2、分组读课文的一、二天然段。
二、交流
1、默读三、四天然段,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。
2、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,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。
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: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?看到“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”的景色,你有什么感受?
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,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,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,有效渲染了气氛。
三、朗读
1、指导读文:
第三天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,“薄江、隐隐约约”读得轻一点。
读第四天然段第一句时,音调可稍高,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,第二句要舒缓,声音较虚,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。
2、同学练习读──范读──配乐读。
四、读思
1、齐读最终一天然段,领会“吸引”的意思。
2、根据教师的提问,同学读最终一句话:
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?
(突出“风光秀丽”)
⑵ 日月潭吸引了谁?
(突出“中外游人”)
⑶ 日月潭吸引了几许中外游人?
(突出“许许多多”)
阅读是同学特点化的行为。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特点与情感进行特点化朗读,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,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领会能力。
3、配乐朗读全文。
五、背诵
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。
六、操作
1、交流日月潭的资料,进一步了解日月潭,争做最佳“小导游”。在给同学作介绍时,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。
2、办个“宝岛台湾知几许”的图片展。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,办个小展览。
(挖掘课外资源,拓展文本,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,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)
七、写字
1、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,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。
2、教师巡视,强调“隐约、茂盛、省”中“`”的位置和写法,同时重点指导:
隐:左窄右宽,右边“急”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。
茂:关键是下边的“戊”字,斜钩要有力度,右上的点不可漏掉,中间不能加点(与“戌”不同)。
省:第一笔是竖,不是竖钩。
3、同学再写,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。
4、班级展示同学作业,评选“小小书法家”。
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,大胆进行书写尝试,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,保证了写字教学经过的实效。观察发现,书写评议,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,进步了同学的写字能力。
伴教锦囊
〖词语解释〗
群山环绕: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,被群山包围起来。
名胜古迹: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。
朦胧:模糊不清。
仙境: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。
〖相关链接〗
1、阿里山:
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,是大武恋山、尖山、祝山、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,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,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。阿里山的森林、云海和日出,誉称三大奇观。这里所产的是全球罕见的高质量建筑木材,如台湾杉、铁杉、红绘、扁柏和小姬松,称为阿里山特产“五木”。到了阳春三月,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。这里的樱花著名中外,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,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。山上有高山博物馆,陈设各种奇木异树,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、温带、寒带数百种植物,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,还可增加见识。
2、国父纪念馆:
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,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。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,中华民国的缔造者,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。纪念馆占地35000坪,为宫殿式建筑。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,还有九曲桥、池塘、假山、柳树等景色点缀。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细,设计创新,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和现代名家艺术品。顺带提一嘴,馆内的扮演厅、灯光、音响设备一流,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。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、休闲以和欣赏艺术,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。
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《日月潭》教案(二)
教学目标
1、认识9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2、准确、流利、有情感地朗读课文,感受日月潭的美景,读出向往之情。
3、有盼望台湾回归、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梦想。
教学目标
一、谈话看片,揭示课题
1、小朋友们,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秀丽的地方,你去过哪些地方?
2、在我国的宝岛台湾,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(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)
3、朋友们,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,向大家介绍了自身的家乡。今天,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杰出的导游,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秀丽的日月潭。
(揭示课题,齐读)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、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,开头来说要了解那里的情况:
请大家自身朗读读课文。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。
(提示:不要加字,减字)
自身喜欢的句子多读读,自身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。
2、反馈朗读情况:
⑴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,教师点评、指导、正音:
(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)
在读的经过中注意读准“绕、盛”的翘舌音,“盛、省、胜”的后鼻音,“隐”的前鼻音以和“环”的介音。
⑵ 看图识词:
在同学朗读之后,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:
和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
请4个同学上台,读词,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。
其他同学评议、协助正音。
⑶ 看图,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。
三、朗读感悟
1、自读课文,喜欢读的天然段多读几遍。
2、你喜欢哪局部内容,能有情感地读给大家听吗?
⑴ 指名读。
⑵ 集体评议。
⑶ 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:
在同学读文经过中,适机出现“群山环绕、隐隐约约、清晰 、朦胧”等词,让同学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领会词义,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:
① 那里群山环绕,树木茂盛,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。
② 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。
③ 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。
④ 景物一片朦胧,就像童话中的仙境。
3、朗读全文。
(每个天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)
4、交流讨论:
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?了解了些什么?请用读课文的技巧告诉大家。
5、假如你是导游,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?
(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)
你能来试一试吗?
(多请几名同学说,鼓励他们用自身的语言说,不看书;再介绍给同桌听)
6、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?
(请每位同学在进修小组里,把自身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)
7、你最欣赏哪位导游?能说说理由吗?
8、请同学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,几位杰出导游为大家作介绍。
(集体评议,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进修)
9、向好友介绍日月潭。
(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)
10、有情感地朗读课文,对自身喜欢的局部可背诵。
四、课外拓展,组织活动
(课前要求同学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)
1、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,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,介绍景点。
2、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?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?
五、生字书写
1、出示生字:
说说这多少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?
(“绕”注意不要多加一点)
教师范写。
2、同学练写,教师巡视指导。
(注意同学的书写姿势)
六、课后作业
1、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。
2、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。
3、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,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。
资料袋
〖台湾省〗
简称台。地处我国大陆东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,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,东临太平洋,是我国最大的岛屿。高山、丘陵、台地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,平原、低地占三分其中一个,东部山地统称台湾山脉,是由台湾山、台东山、雪山—玉山、阿里山等平行山脉组成。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。台湾省的风景名胜有台北城承恩门、基隆炮台遗址、安平古堡、赤??楼、石门古战场和野柳海岸、太鲁阁峡、阳明山公园、阿里山风景区、鹅銮鼻垦丁公园等。其中阿里山风景区有林涛、云海、樱花三大美景和塔山断崖、千年古木等奇观,本省最大的天然湖泊──日月潭,为著名游览胜地。
〖日月潭〗
台湾南投县境内的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,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,水深40米。湖中有座面积8公顷的光华岛,高出水面18米,把湖水分成日潭、月潭两局部。东部形如太阳,面积较大;西南部状如月亮,面积较小,故得名日月潭。
〖日月潭的传说〗
传说中曹族有一对非常勤奋的夫妻。男的叫大尖哥,女的叫水社姐,他们以种植玉米为生。有一天,他们正在田里职业着,忽然地动山摇,紧接着一片黑暗,所有的人都叫了起来“怎么了?太阳不见了!”等了又等就是不见太阳的影踪。大众的心里担心极了!直到晚上,月亮出来后,大众才趁着月色,赶紧完成白昼未完成的职业。忽然倒霉的事再次发生,一阵地动天摇后,月亮也不见了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农作物都会死亡,大众可怎么活下去呀!勇气的大尖哥和水社姐决定去寻找太阳和月亮。他们经过长途跋涉,在一个大水潭里发现了太阳和月亮。原来是两条五彩巨龙正在水中把玩着月亮和太阳。大尖哥和水社姐愣住了,不知道怎样制服这两条巨龙夺回太阳和月亮。正在这时一位被巨龙抓来做杂事的老爷爷告诉他们有一个技巧。在阿里山上藏着一把金剪刀和一把金斧头,只有找出这两件宝物才干制服巨龙夺回太阳和月亮。他们来到阿里山用双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,双手都刨出了血,终于找到了宝物。他们把金剪刀和金斧头丢进潭里,金剪刀剪破了巨龙的肚子,金斧头劈开了巨龙的头。可是怎么把太阳和月亮送上天呢?老大爷告诉他们只要吞下巨龙的眼珠子就可长高。于是大尖哥跳下潭,挖出巨龙的眼珠,他们各吞下一颗,立刻变成巨人把太阳和月亮抛上了天。大地又恢复了平静,大众把太阳落下的潭叫日潭;把月亮落下的潭叫月潭。而守护在潭旁的大尖山和水社山就是他们夫妻的化身。